非遗传统知识

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

来源:    日期:2023-09-22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始创于1541年,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制药企业。2006年获“中华老字号”称号,这也是山西省唯一入选中华老字号的医药企业。公司现有丸剂、胶囊剂、酒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煎膏剂八个剂型104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和保健食品“远字牌龟龄集酒”。主导产品龟龄集、定坤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品种,并均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保密处方及工艺技术。此外,公司拥有安宫牛黄丸、西黄丸、牛黄清心丸、麝雄至宝丸、甘露消渴胶囊等处方精深、炮制独到,疗效至上的珍贵传统品种。“远”字牌商标历年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公司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二、传承情况

传承时间200多年。传承代数10余代。

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早期主要由广盛药店通过师徒传授方式进行传承。解放后,包括广盛药店演变的各字号并入广誉远。广誉远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修正确定,并由广盛药店师傅柳子俊继续传承。通过师徒传承结合生产传承沿习至今。其基本传承谱系为:解放前广盛药店主要传承人为刘定川,后传褚效关,解放前后传柳子俊。解放后由柳子俊传宋应龙,宋应龙传柳惠武、蔚向前、代子彦、郝晋琪、现四人为当代主要传承人。并培养后续传承人李建春、高占龙、李建东等人。由于历史变迁、社会动荡、战乱损毁,加之近年来现代技术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牛黄清心丸原有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和制剂工艺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保护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不仅迫在眉睫,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主要内容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特有的牛黄清心丸传统制作技艺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运用其丰富的验方基础及炮制、制作经验,延聘名医名家,根据“天人合一”理论,结合阴阳五行,自创的传统又独特的制作工艺。由此工艺制作的传统产品牛黄清心丸,因清热化痰,镇惊祛风作用显著,且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者,皆可服用,从而成为治疗风痰的首选药,并在日常预防中风等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声名大振,成为广誉远重要的传统品种,广为流传至今。

自1541年创建以来,广誉远前身自创并保留多种特殊传统制作技艺,特别是对温病预防和治疗作用方面的药物有着自身独特的制作技艺并因此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在广集温病验方基础上,以宋代《太平惠民和方剂局方》卷一的“牛黄清心圆”进行加减化裁,产生具备自身制作特色的传统产品局方牛黄清心丸。特殊的制作技艺使广誉远牛黄清心丸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成为重可治病,轻可养生,防治结合的名方名药,享有“科学凉茶”的美称。现代不仅成为预防中风的常备中成药,并以其多种防治效果成为现代人群养生保健的重要品种。以广誉远特有制作技艺生产的牛黄清心丸炮制特殊,以“天人合一”为理论,阴阳五行为依据对逐味药材经过不同于其它同质产品的辅料及技艺进行深度炮制。同时制作精良。制作有“打百锤”、“圈百日”、推丸、挂蜡等几百年密而不传的绝技。

广誉远特有的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以其近200年传承历史对研究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温病防治史及社会发展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制作技艺有重要的活态价值。其所传承的多项技艺为公司百年来秘而不传的独特技艺。以其特殊技艺制作的产品是现代人群防治中风的首选品种。以其特殊的治疗及保健作用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广誉远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制造技艺的结晶,是祖国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是发展我国传统医药事业的重要技术力量,作为我国特色产品在全国乃至华人聚焦地区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项目现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1:牛黄清心丸药品展示

图2:奖状1985 年、1990 年广誉远牛黄清心丸连续荣获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优质产品称号

图3:牛黄清心丸不同年代的包装

图4:牛黄清心丸中文、英文、日文说明书出口及一度畅销的证 据

图5:2014 年 6 月,传承人柳惠武就牛黄清心丸中大豆黄卷的发芽 这一特殊技艺进行指导

图6:2014 年 6 月,传承人正带领徒弟蒸制大枣。

图7:麸炒白术是牛黄清心丸中的一项传统制作技艺。图为 2014 年

6 月传承人郭青云正在炮制房进行麸炒白术的筛土。

图8:蒲黄的炒制特别讲究火候及时机,图为传承人柳惠武于 2014

年 6 月于公司炮制房进行蒲黄的炒制。

图9:2014 年 6 月广誉远传习场所,在传承人柳惠武指导下后续传 承人李建东、高占龙等对牛黄清心丸进行细研及过箩。

图10:2014 年 6 月广誉远传习场所,在传承人柳惠武指导下后续传 承人郭青利进行牛黄清心丸传统工艺推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