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

颐圣堂龟龄御酒传统制作技艺
来源: 日期:2023-09-22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杨巨奎,男,81岁,汉族,生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山西太谷县人。出身医药世家,自幼随家父在本家店堂颐圣堂学习。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到太原拜北方名医(山西中医研究院创始人韩玉辉)为师,被收为开门弟子,继续学习深造。一九五零年拜太原制药名师张涛先生为师,学习中药炮制和饮片加工。一九五一年回太谷从事颐圣堂的管理工作。解放后颐圣堂改名为山西黄河中药厂,历任副厂长、厂长,直到一九九八年,改组为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为国家档案馆撰写地方中医药资料,并于一九五九年出席全国文书档案先进经验交流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嘉奖。与此同时,杨巨奎厂长以科学的态度对中医药传统制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探讨,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对中药升华剂的改革和推进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九七八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得到了叶剑英委员长和粟裕、杨成武将军的亲自接见。在访美、日、欧等国期间,获得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客座教授;日本协同商事最高顾问。为德国总理科尔及其夫人两次治病。在访俄期间,更获得普京总统的老师圣彼得堡市文化与科学技术合作中心主席颁发的最高科学技术文化奖。被考评为国家主任中药师、中医师和执业药师,得到晋商终身荣誉奖并成为晋商国际联合会会员。同时,他也是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传统制作方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颐圣堂醋制药材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二、传承情况
传承时间220余年。传承代数5代。
明为嘉靖皇帝制造“龟龄御酒”的邵元节弟子即山西太谷人。他告老还乡将“龟龄御酒”的处方工艺带回,托太谷西山底永生泉酒坊配制,由于太谷药纯、酒醇使之药酒更具特色,可谓药、酒俱佳,形成独特的药酒文化特色。永生泉前人,杨瑞在清.光绪四年,山西干旱灾荒,捐献高粱三十担赈济平民,山西巡抚钦奉谕旨给五品功牌(见功牌证书);颐圣堂杨氏传承人杨巨奎对龟龄御酒制作工艺精通,同时晋裕汾酒公司的制作工艺被杏花村汾酒厂的曲班头,张任维师傅和酒班师傅,范根维师傅所继承1980年杨巨奎通过汾酒厂厂长,常贵明将两位师傅请到太谷选派人员继承下来。至此使“龟龄御酒”和的生产,从新再现传承下来。
其基本的传承谱系为:
第一代:杨瑞庵(乾隆六十年----同治七年)第二代:杨正之(道光九年----光绪十八年)第三代:杨丕清(同治四年----民国七年)第四代:杨致(光绪三十年----一九七五年)第五代:杨巨奎(一九三三年----继承祖业发展)
三、主要内容
1.原料及配方指派资深的药材采购人员采集标准地道野生药材进行挑选、加工、炮制。本酒品集珍奇名贵药材,完整沿用清代御酒秘方。2.工艺将选好炮制后的药材逐一加以粉碎、修合,再经夜露、日晒、水浴、升炼,佐以陈年名酒为基酒,采用手工工艺,遵循皇室秘制工序精制而成。每道工序分工严格,复杂精细,护守秘密,部分提取技术为独家专断。
3.酒色及其他酒色棕红明亮,无沉淀;入口清香醇厚,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其单位生产成本之高居中国酒业之首。
图1:传统配本
图2:纯银制作的龟龄集银罐
图3:独特的酿酒工艺
图4:发酵缸
图5:古方正药,遵古炮制。图为古书中记载的药方
图6:保存较好的古籍善本
图7:古老的老君炼丹炉
图8:龟龄集工艺流程
图9:龟龄御酒大楼
图10:杨巨奎先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