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知识

闻喜拔毒生肌膏

来源:    日期:2023-09-21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梁慎安,男,汉族,72岁。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自幼随母亲学习中医的相关知识,并继承母亲的拔毒生肌膏单验方。曾在当地卫生学校就读并考取医师资格。精通中医内科肝胆疾病的诊治,外科外伤,烧伤的治疗。1959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郭家庄卫生院工作;1983年12月至1985年6月在裴社卫生院工作,任院长;1985年6月至1997年6月在闻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任中医科主任。

      二、传承情况

      祖母30年代偶得医书,祖父为秀才,按书中治疗“痈疽”的验方进行配伍,用于周边村民,效果较佳。后传至母亲(母亲主治妇科疾病),按原方使用,80年代初母亲将此验方传授于我,我根据自己中医临床经验,不断对此方进行调整改进,疗效趋于稳定,运用至今。

      传承谱系:

      祖母孟氏(1897-1954)

      母亲郭殿凤(1920-2007)

      本人梁慎安(1943-)

      三、主要内容

      战乱年代,创伤泛滥。古人认为伤口不愈合,日趋严重乃至溃烂的原因是因为伤口会分泌出脓液(毒素),而体质虚弱新陈代谢缓慢无法靠自身清除其中毒素或者清除缓慢,这些脓液长时间聚集在伤口中,就会导致伤口久久不愈合。这些脓液统称为“毒”。只有先清除“毒”,伤口才会愈合。

      拔毒生肌膏是由梁慎安中医师多年研究反复实践修改所成。花费少,效果好,痛苦小,方便易携带。是生活中的得力帮手。其制法三煎三熬,七火五却,制作复杂。

      拔毒生肌膏拔毒去腐生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用于:

      Ⅰ外伤类:生活中的外伤,烧烫伤。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感染久久不愈合(比如手术后伤口不愈合,褥疮,糖尿病溃疡、静脉曲张溃疡等等)

      Ⅱ痈疽疔疖:疖肿(火疙瘩)、无名肿毒。

      Ⅲ炎症类:小儿腮腺炎(痄腮),小儿淋巴结炎,甲沟炎(手指指甲处红肿疼痛)等等炎症类疼痛。

      Ⅳ“两步”拔毒生肌肉

      1、“拔毒”拔出坏死组织,清除腐毒膏药接触创面,有效成分快速渗透病灶,杀灭创面中的细菌、真菌等,疏通血液,加速循环,让坏死的组织等等随新陈代谢排出,控制感染,防止创面蔓延。此阶段分泌物(脓液)增多。此为“拔毒”。

      2、“生肌”愈合创口,滋生新生肉芽组织坏死组织化脓被拔出到一定程度,即可长出新生肉芽组织。此阶段拔毒与生肌同时进行(未拔出腐毒前不会长出,因为坏死组织占据着本该长出肉芽组织的地方)。膏药中的“生肌”成分提供肉芽组织生长的营养,使其快速的生长。

      Ⅴ

      1、使用当天疼痛减轻快速渗透直达病灶,可感觉到伤口处疼痛减轻

      2、大约2-7天内拔除腐毒,分泌物增多(依据伤口感染程度和伤口大小深度时间不同)有效清除创口的腐毒并加速血液循环,当创口流出的分泌物由清变浓并增多,这就是腐毒被清除的过程。

      3、大约7天后滋生新肉芽创面愈合(依据伤口感染程度和伤口大小深度时间不同)膏体在创面形成保护层,阻止外部细菌的侵入,新生肉芽组织在膏体的滋养下快速生长,同时创面呈现一圈白线,慢慢缩小直至皮肤愈合。内部可看到明显肉芽萌生(红色嫩肉)

      4、愈合后不留疤痕或疤痕较小(依据伤口感染程度和伤口大小深度时间不同,疤痕体质的除外)并且增强原先伤口附近免疫力,避免伤口愈合后再度感染。

      注意事项:

      1、期间禁食海鲜。辛辣刺激生发之物。

      2、每次换药时流脓为正常的“拔毒”现象,只需用干净卫生纸或者纱布棉球一类轻轻沾去即可。不可擦拭,以免破坏新生肉芽组织。

      3、换药时贴药的位置皮肤会变白,此为药物的效果,不会损害皮肤,伤口愈合后最后一张膏药取下后半小时后皮肤便会恢复正常。

      4、”生肌“阶段,伤口会发痒,此为肉芽快速生长所致,非过敏引起。

      5、24小时用1贴,贴上后可正常的洗澡,不怕水。24小时期间不可揭开膏药查看。

      拔毒生肌膏是“煨脓长肉”法,是指在疮面愈合阶段,运用中草药膏,经皮肤和疮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其防御能力,使疮面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疮口生长的目的。

      拔毒生肌膏是由天南星,半夏,白芨,当归,乳香,没药,麻油,黄丹等熬制而成的硬膏。经过油熬,去渣,下丹,收膏,去火毒等过程!

  

图1:制作膏药

图2:男。80岁。下肢静脉曲张不慎擦破皮肤久久不愈合。以下照片为两天拍一张。